今年以来,猪价持续低迷,近期部分低价区已接近成本线。国家统计局9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9月上旬,生猪(外三元)价格为13.7元/公斤,与2024年9月上旬的19.8元/公斤相比,下降30.8%。
每年9月份以后天气转凉,加之国庆中秋传统消费旺季临近,生猪市场也会随着猪肉消费增加而回暖,但今年9月份,需求量环比增加10%左右,价格依然出现下降,主要是因为生猪产能阶段性供应偏高,叠加集中出栏,造成生猪供应大于需求。
一德期货生鲜畜牧分析师侯晓瑞表示,当前现货超预期的弱势,一方面受供应基数偏大影响(能繁母猪存栏高于正常保有量)。另一方面则是在释放6月前积压的生猪产能,叠加国家引导养殖端降重的政策推动,近两个月生猪出栏体重出现下滑。现货的弱势带动期货向下回归,但未来现货继续向下跌破成本动力不足,期货各合约估值处于偏低位置,且政策端不时会对盘面产生脉冲式扰动。因此,近期盘面即使下跌也未达到前低位置,整体还是偏震荡的格局。
尽管生猪现货价格普遍下跌,但近期生猪基本面出现好转态势。据农业农村部公布数据,7月统计能繁母猪环比6月下降1万头,二季度生猪存栏为42447万头。钢联数据显示,在上半年能繁母猪数量不断走高的情况下,8月能繁母猪头数拐头向下,但规模场的生猪存栏头数依旧处于月度环比抬升的情况。
“近期生猪出栏速度有所加快,尤其是二育的养殖户栏舍空置率有所提升,但屠宰厂收猪积极性一般,这与白条肉售价不振有关。冻品方面,屠宰厂库存量本年度始终保持相对较低的位置,当前库容量和去年同期相比较为接近。”戴鸿绪称。
此外,随着天气转凉,下游需求陆续好转,国庆假期马上来临,养殖端出猪热情较高,猪源供应宽裕,屠宰企业采购难度降低,屠企开工率有明显回升。不过,侯晓瑞表示,国庆假期结束后,需求或有小幅回落。除此之外,随着气温降至8度以下,市场将陆续出现腌腊等需求,因此春节前屠宰量将会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。
市场潜在的利多点主要是四季度肥猪需求旺季,肥猪偏紧,标肥价差走扩,会不会增加养殖端压栏增重或者二育的预期,从而惜售挺价,改变短时的市场供应节奏,从而阶段性提振价格,因商品猪的数量是足够的,四季度供需改变也只能是阶段性改变。
“对于中小型养殖场来说,考虑到人工及设备摊销,其成本将高于13元/公斤的行业均值。因此,部分中小养殖户仍处于微利水平,而部分成本控制较差的企业已经陷入亏损。由于当前属于季节性补栏淡季,因此行业整体补栏积极性不高,但若仔猪跌至成本线以下,部分成本较低的散户或企业存在补栏需求。”侯晓瑞称。
中长期来看,6月以来政府持续提出了去产能,降体重的措施,加上现货价格低迷,预期产能过剩,仔猪补栏情绪持续下降,仔猪销售利润持续萎缩,甚至亏损,母猪淘汰量也跟随增加,但这去产能的利多需要到明年一季度之后才能逐步显现出来。
“目前生猪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格局,四季度生猪价格走势主要取决于供给、需求及出栏体重三大因素。如果当前散户和二育供给释放比较好,集团出栏体重维持低位,四季度需求发力和大猪需求带动,四季度猪价仍有反弹机会。”创元期货分析师陈仁涛表示。
大地期货认为,第三季度养殖端过渡至降重释压阶段,供应压力不断兑现,而淡季需求弱势,猪价走低。受现货跌价影响,育肥环节利润进一步减少;仔猪季节性补栏窗口期结束价格下行,销售仔猪利润缩窄至水平线附近。展望后市,需求端有节日和传统备货的季节性旺季预期,而当下库存压力程度已有所体现,至年底供给端还会持续累增,猪肉供需预计仍旧偏宽松。供应持续施压下后续猪价难言乐观,预计养殖利润表现偏弱;仔猪下行至成本线附近,出栏利润有短时转亏风险。
来源:华夏时报、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
京ICP备13017971号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北路55号
北京华牧直通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:010-59195279Email:zgzysyw@126,com